以笔墨体悟艺术真谛 用真情关爱学子成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玉伦与人文学子面对面

发布者:伍祁蔚发布时间:2021-11-18浏览次数:1553

笔墨体悟艺术真谛,艺术师者育美铸魂。为了深度推进“三全育人”示范建设,帮助学子明确人生目标,走好求学生涯的成长之路,2021年11月17日,人文学院根据“书记项目”--传承常纺精神的推进计划,特邀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希望工程优秀辅导员、数十年义务辅导孩子成长的退休教师王玉伦给人文学子开展了一场“用笔墨体悟艺术真谛”的专题交流。本次活动由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韩兰娟主持,通过情境对话互动的方式给在场的学子展示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大课。

 做“掌灯人生”的“守望者

 鹤发童颜的王老师以朴实的话语讲述了自己成长、成才的一路艰辛。出身贫寒,种过地、酿过酒、打过工、烧过窑,因机缘巧合喜欢上了绘画,但受制于家庭条件,初中毕业后靠自学摸索,凭借对绘画的挚爱和零星的指点,得到进雕庄工艺美术厂修复古画的机会,1983年参加全国农民画展,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2幅泼彩画一举获得金奖,进一步得到免费进南京艺术学院进修的机会,真正走上艺术大师的奋进之路...平易朴实的叙述中,王老师不断以自身的体悟,鼓励在场的孩子人生要有目标、有梦想,要不断克服困难,立足当下、看到展望未来,勇攀人生的一座座高峰。

 做“雕琢璞玉”的“铸魂师”

 1987年离开南艺,他放弃了多个发展机会,选择回老家,成为常州纺院的国画老师,数十载育桃李,弟子遍布全国各名校,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身上的常纺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哺育了一代代的常纺学子、中小学生。在他娓娓道来的细节分享中,学生们听到了他在职时周五骑自行车将家境贫困、酷爱艺术的学生带回家悉心指导,周一再带回学校的动人经历;听到了他退休后数十年免费辅导就近学校的数百名孩子学画,只为发挥余热让孩子有可学之术,让中国的书法和国画得到传承,被授予“全国希望工程优秀辅导员”称号的故事...在场的学子感受到一代师者对当下青年、尤其是家境贫寒又刻苦好学的孩子一份殷切的期望和谆谆教导。

 做“脱鞋下田”的“留印人”

 交流中,王老师数次提到他的座右铭:“要在地球上留下恒久的脚印,永远不逃避,自己的道路要一直走下去。”强调自己是一个农人,要在田间留下印记、在人生耕作中留下印记,物质的诱惑难以撼摇内心的坚定,对当下的学子提出要做劳动的“留印者”,在新时代的当下勇于前行,认准一个目标,坚定地走下去,踏实进取。

 交流结束,韩书记结合封闭管理、晨间早跑等要求作了切合主题的分析引导,希望同学们通过现场聆听,感悟大师教诲,学会借势成长----借大师指引之势提振自己的精气神,借政策机会之势珍惜来到常纺的学习机会,借人文优质平台之势练就真本领展翅高飞!人文学院将用心浇灌每朵“火花”,悉心呵护每个“火种”,精心烧旺每座“火炉”,助力有奋斗目标的同学努力到极致、成长至卓越...


                                               文:朱梅玲  图:罗皓洁   审核:韩兰娟